春日杂诗二首 其一

连岁海扬波,兹秋息烽燧。
畎亩馀稻粱,农夫亦憔悴。
借问胡乃尔,共言苦徭税。
额外当征需,丁壮死无罪。
晨夕冒霜露,奔驰靡贱贵。
闾巷何萧条,鸡犬亦颠沛。
四序互推迁,数口寡所慰。
白日乃高悬,霾雾默茫昧。
风威徒怒号,安取惊聋瞆。
秋深室如磬,何以能卒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和苛捐杂税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语言直白却充满力量。

开头两句说连年战乱("海扬波"象征动荡),今年秋天终于停战。但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喘息——田里虽然还剩点粮食,农民却个个面黄肌瘦。诗人忍不住问为什么,人们异口同声说:苛捐杂税太狠了!官府额外征收的赋税逼得壮年男子白白送命,所有人不论贫富都得日夜奔波劳碌。

接着描写民生凋敝的惨状:村庄萧条冷清,连鸡狗都活不下去。四季轮回本是自然规律,可百姓家里连基本温饱都难保证。这里用"白日高悬"和"霾雾茫昧"形成强烈对比——明明青天白日,世道却黑暗得让人窒息。狂风怒吼又有什么用?根本唤不醒装聋作哑的统治者。

结尾最扎心:深秋时节家里空得像倒扣的瓦罐("室如磬"),这样的年景怎么熬得过去?全诗像纪录片镜头,从田野到村庄,从自然环境到百姓生活,层层揭露战乱和剥削造成的民生灾难,最后落在一个令人心碎的疑问上,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古代农民的绝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