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悼亡诗二十六首(哭张宜人作) 其十六》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诗歌。通过描述一个特定的夜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和哀痛之情。
诗的开头“楼角参差几曲栏”,描述了一座楼的角落上有几道曲折的栏杆。这看似普通的场景其实蕴含着深意,栏杆曲折,暗示了诗人情感的曲折复杂。栏杆是固定的,但诗人的思绪却如同曲折的栏杆,充满了对亡妻的回忆和哀思。
“绕栏亲种碧琅玕”,诗人亲自动手在栏杆周围种下了绿色的竹子(琅玕是竹子的一种别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竹子常常代表着坚韧和清新,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亡妻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月明昨夜风惊竹”,诗的下句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竹子,一阵风吹过,竹叶发出轻柔的声音。这里的“风惊竹”不仅是自然界的描绘,更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波动。诗人可能在夜里回忆起妻子在世时的情景,那晚风中的竹声仿佛是亡妻轻声细语的声音,让他倍感凄凉。
“翠袖何人倚暮寒”,最后一句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推向高潮。他想象着亡妻在傍晚时分穿着翠绿色的衣裳,静静地倚靠在栏杆边,感受着寒冷的晚风。这句诗通过描绘亡妻的装束和行为,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孤独与寒冷。翠绿色的衣裳象征着生命的美好,而“倚暮寒”则突显了诗人面对人生无常、失去亲人的伤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怀念之情,以及内心无法排遣的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