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请平三首 其二

禦戎传上策,不战屈人兵。
遂断匈奴⑴臂,何须万里城。
出车非远略,高枕得升平。
战骨翻空死,吁嗟壮士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中国如何用智慧而非武力解决边疆问题。

前两句说朝廷有高明策略,不用打仗就能让敌人屈服——就像历史上斩断匈奴的威胁("断匈奴臂"指切断匈奴与其他部落的联系),根本不需要修万里长城那么费劲。

中间两句夸这种策略高明:不用大老远派兵出征("出车"指出兵),躺着就能换来太平日子。这里暗含对劳民伤财的战争的否定,主张用外交智慧解决问题。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突然沉重:想起那些战死的士兵,尸骨都暴露在荒野,只剩个壮士虚名,实在让人叹息。这里突然从歌颂策略转为反思战争代价,形成强烈反差——即便是不战而胜的计策,背后依然有无数牺牲。

全诗精华在于:表面夸朝廷智取匈奴,实则通过"战骨"二字悄悄揭露所有战争(无论胜负)的残酷本质。最后两句就像突然给读者一记闷棍,让前面所有的"高妙策略"都蒙上了血色阴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