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

春光何处好,溪水绿烟生。
蘸柳偏多态,浮花最有情。
泥融知燕喜,风静觉鸥轻。
为问桃源路,渔舟小渚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溪边的美好画面,语言清新自然,读起来就像在欣赏一幅水彩画。

开头两句用自问自答的方式点题:春天哪里最美?看那溪水上飘着淡绿色的雾气。这里的"绿烟"特别生动,既写出了水汽朦胧的状态,又带着春天特有的嫩绿色彩。

中间四句像四个特写镜头:柳枝轻点水面姿态万千,落花浮在水面似含情意,泥土变软知道燕子归来欢喜,风平浪静时鸥鸟显得格外轻盈。诗人用拟人手法,让燕子会"知喜",鸥鸟能"觉轻",把自然景物都写活了。

最后两句巧妙设问:想知道去桃花源的路吗?看那小洲边横着打渔的小船。这里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但不说破,留给读者想象空间,仿佛沿着这条小溪就能找到世外桃源。

全诗最妙处在于:明明都是静态描写,却通过"蘸""浮""知""觉"这些动词让画面活了起来;明明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细腻观察,自然流露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读着诗句,仿佛能感受到溪边的暖风,闻到湿润的泥土香,看到柳枝拂水的涟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