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馆中与徐仁卿同宿因赠(徐号天峰武义诸生也徐千斤) 其二

自造提刀偃月文,诸工围煅焰吹云。
当时试舞犹嫌薄,铁把连环六十斤。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叫徐仁卿的武林高手,外号"徐千斤",他有一把特制的沉重兵器。

前两句讲这把兵器的制作过程:徐仁卿亲自设计了一把像关羽"青龙偃月刀"那样的兵器("提刀偃月文"),工匠们围着火炉反复锻造,炉火喷出的热浪直冲云霄。

后两句突出兵器的重量和徐仁卿的神力:这把刀刚打好时,徐仁卿试舞还觉得太轻("犹嫌薄"),最后配上了六十斤重的铁环刀柄("铁把连环")。

全诗用夸张手法,通过打造兵器的场景和"嫌刀太轻"的细节,把"徐千斤"这个外号具象化,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这位武林高手的惊人臂力。最妙的是"犹嫌薄"三个字,明明是六十斤的重兵器,在他手里却像玩具一样轻,这种反差感特别能体现人物特色。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