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赠王益舜良殿丞

才地渊友笔力恢,三年粉社幸游陪。
八吟丽赋凭高得,三咏雕触选胜开。
玉苑早容收朴樕,兰池尝许试虺{虺虫换贵}。
海棠风里甘棠政,祇恐星趋节召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写给好友王益(字舜良)的赠别之作,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赞美和离别的不舍。全诗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夸王益才华横溢("才地渊"指学问深厚),文笔雄健,两人在"粉社"(文人聚会场所)交往三年非常愉快。"幸游陪"是谦虚说法,表示自己很荣幸能陪伴左右。

第二句具体写王益的文学造诣:他能在登高时写出八篇华丽辞赋("八吟丽赋"),也能在游览胜地时即兴创作三首精雕细琢的诗("三咏雕触")。这两组数字可能是虚指,强调其创作力旺盛。

第三句用比喻手法:说王益像"玉苑"(皇家园林)能包容自己这株"朴樕"(杂木,作者自谦),又像"兰池"(美池)允许自己这条小蛇("虺"是古书里的小蛇,这里作者自比)试水。体现朋友对自己的提携。

最后两句转到现实:现在王益在海棠花开时要去地方上任("甘棠政"用周朝召公在棠树下办公的典故,指好官),但作者担心他很快会被朝廷召回("星趋"形容官员赶路如流星,"节召"指奉皇命调回),暗含不舍和对他仕途的期许。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玉苑收杂木""兰池容小蛇"的生动比喻,表现朋友对自己的包容
2. "海棠风里甘棠政"把自然景物与为政理想巧妙结合
3. 结尾的担忧反而强化了情谊,比直白说"舍不得"更含蓄动人

这种赠别诗既有对友人才华的真心赞美,又暗含对自己境遇的谦逊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交往时既重才学又重人情的特质。

梅挚

成都新繁人,字公仪。仁宗天圣间进士。历通判苏州,有惠政。庆历中擢侍御史,上言论李用和不宜除宣徽使,又奏减资政殿学士员、召待制同议政、复百官转对等。后以龙图阁学士知滑州,用州兵代民以修河备。请知杭州,帝赐诗宠行。累迁右谏议大夫,徙江宁府,又徙河中。喜为诗,多警句。有《奏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