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七

正月天饶阴雨,江南寒在晨朝。
娇莺声袅杏花梢。
暗澹绿窗春晓。
好梦空留被在,新愁不共香销。
小楼帘卷路迢迢。
望断天涯芳草。

现代解析

当然可以,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这首词以描绘春天早晨的景色和人的情感为主,时间地点应该是在江南。

首句“正月天饶阴雨,江南寒在晨朝”,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描述了正月里江南的早晨,天气多是阴雨,气温偏低。这种环境容易让人产生一些内心的感触。

接着,“娇莺声袅杏花梢”,词人笔触转向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娇嫩的莺在杏花枝头歌唱,传递出春天的气息。这一句既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通过莺的歌唱,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期待和欣喜。

接下来的句子,“暗澹绿窗春晓”,描绘了春晨的静谧和美好。绿窗暗示了室内环境,暗澹可能指光线柔和,给人一种安静而美好的感觉。

然后,“好梦空留被在,新愁不共香销”,词人开始描绘人的情感。美梦已成空,只留下被子作为回忆;新的愁绪无法与花香一同消散。这里暗示了人的内心矛盾和情感波动,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忧虑或失落。

最后,“小楼帘卷路迢迢。望断天涯芳草”,描绘了词人站在小楼上,卷起帘子远望,但路途遥远,无法看到尽头的芳草。这里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离别或失去事物的思念。同时,“望断天涯芳草”也暗示了词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景色和人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期待。既对过去有所怀念,又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语言平实易懂,情感真挚动人。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