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其二 春日

日照小窗纱,风动重帘绣。
宝炷暮云迷,曲沼晴漪皱。
烟暖柳醒松,雪尽梅清瘦。
恰是可怜时,好似花秾后。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细腻动人的画面,像用文字拍下的一组清新特写镜头。

上片从光影和微风写起:阳光斜斜地照在纱窗上,绣花的重帘被春风轻轻掀起。这里用"日照""风动"两个动态描写,让静止的居室突然有了呼吸感。接着镜头转向室内:傍晚的熏香像云雾般缭绕,窗外弯曲的池塘被阳光照出粼粼波纹。"暮云迷""晴漪皱"这两个比喻特别巧妙,把无形的香雾比作云霞,把水波比作绸缎的褶皱。

下片转到户外景色:暖融融的雾气中,柳树像刚睡醒般舒展,积雪消融后梅花显得格外清瘦。这里用"醒"字形容柳树,用"清瘦"形容梅花,把植物都写活了。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现在正是最惹人怜爱的时节,就像繁花盛开后那种将谢未谢的美。这种对"恰到好处"的瞬间的捕捉特别打动人。

全词就像用文字调配出的春日香水:前调是阳光和微风,中调是香炉和池塘,后调是柳芽和梅香。最难得的是写出了春天那种"刚刚好"的韵味——不冷不热、不浓不淡,就像青春最美好的那段时光。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