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第二次借宿在静公禅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淡泊的禅意和生活气息。
开头写诗人来到城边,发现静公的小屋还在,轻敲柴门时主人正在酣睡。这里用"未烧庵"暗示主人生活简朴,连房子都简陋得像随时可以烧掉的草庵。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静公的生活状态:门前积雪不扫,怕打扰客人来访;采野菜时身上还带着远山的雾气;随手捡黄叶当摆设;夜里挑灯继续聊天。这些细节展现了静公随性自然、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连最普通的黄叶在他眼中都是清雅的摆设。
最后两句写两人同榻而眠的温馨场景:被子挡不住寒风,枕头边只放着佛经。既表现了清贫的生活条件,又突出了精神世界的富足。全诗通过这些日常片段,塑造了一位超脱物欲、安贫乐道的修行者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淡泊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