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食得鲈
蜃齑雁醢百不爱,缕鲙爱斫松江鲈。
年来绝有步兵兴,江船难致途且纡。
今朝忽讶食指动,四腮登馔加蒲菹。
京师最重滦河鲫,侯鲭下箸矜肤腴。
贵人不识鲈鲙味,尽输蓑笠垂竿徒。
吾乡鲁陂亦产此,鲈豸稍别方言殊(齐人呼鲈曰豸)。
释名尔雅未及录,会资好事笺虫鱼。
廿年仕宦去乡里,走避旧隐如逃逋。
昌歜形盐享备物,何如乡味炊雕胡。
他年归卧锦湖岸,日抛𥶠槴临清渠。
年来绝有步兵兴,江船难致途且纡。
今朝忽讶食指动,四腮登馔加蒲菹。
京师最重滦河鲫,侯鲭下箸矜肤腴。
贵人不识鲈鲙味,尽输蓑笠垂竿徒。
吾乡鲁陂亦产此,鲈豸稍别方言殊(齐人呼鲈曰豸)。
释名尔雅未及录,会资好事笺虫鱼。
廿年仕宦去乡里,走避旧隐如逃逋。
昌歜形盐享备物,何如乡味炊雕胡。
他年归卧锦湖岸,日抛𥶠槴临清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家乡美食鲈鱼的思念,以及在外做官多年对故乡的眷恋。全诗用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
开篇说山珍海味(像海蜇酱、大雁肉酱)都不爱吃,就馋那一口松江鲈鱼片。但这些年虽然像阮籍(步兵)那样有喝酒的兴致,却很难买到江船运来的鲈鱼。今天突然手指发颤(民间说食指动是有口福),惊喜地吃到了四腮鲈鱼配腌菜。
接着吐槽京城权贵们:他们只知道追捧滦河鲫鱼,吃豪华宴席还显摆。其实根本不懂鲈鱼的真滋味,这美味都让乡下钓鱼人享受了。顺便科普:我老家山东的鲈鱼(当地人叫"豸")和南方品种稍有不同,连《尔雅》这本古书都没记载过。
最后感慨:当官二十年像在逃难般远离家乡。就算现在能吃上高级贡品(昌歜腌菜、雕花盐),哪比得上老家用雕胡米做的家常饭?真想退休后回锦湖边,天天坐在渠边钓鱼啊!
全诗亮点:
1. 用"食指动"这种生活化细节带出惊喜感
2. 通过对比权贵和渔夫,暗讽不懂生活真味的官僚
3. 对方言土产如数家珍,透露出浓浓乡愁
4. 结尾"逃逋"(像逃犯)的比喻很新颖,把官场生活说得像受罪
本质上是用一道家乡菜,写都市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现在人读来也很有共鸣——就像北漂沪漂们突然吃到妈妈寄来的腊肉时,那种既满足又想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