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为河北东路常平厅事后有便坐厅两槛植竹春时仆别栽新竹去其旧本后二十年脩干森耸遂成茂林友人郭仲思尝为本路提刑寓此廨有书因回信寄一绝
昔年官守在铜台,两槛疏篁手自栽。
劲节浓阴还在否,清风应为故人来(自注:铜台,北京地名。)。
劲节浓阴还在否,清风应为故人来(自注:铜台,北京地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过去亲手栽种的竹子的怀念,以及时光流逝带来的感慨。
前两句"昔年官守在铜台,两槛疏篁手自栽"是说:当年我在铜台当官时,亲手在厅前种下了两排竹子。这里用"疏篁"(稀疏的竹子)和"手自栽"(亲手栽种)表达了作者对这段经历的珍视。
后两句"劲节浓阴还在否,清风应为故人来"是问:那些挺拔的竹子和浓密的竹荫还在吗?我想清风应该会为老朋友(指作者)的到来而吹拂。这里用"劲节"形容竹子坚韧的品质,"浓阴"描绘竹林的繁茂,而"清风"则暗喻着老友重逢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竹子这个意象,表达了三个层次的情感: 1. 对往事的怀念(亲手种竹的记忆) 2.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二十年过去) 3. 对故地重游的期待(想象清风迎接自己)
最妙的是最后一句,不说自己想回去看看,而是说"清风应该会欢迎我这个老朋友",这种含蓄的表达让情感更加真挚动人。竹子在这里不仅是植物,更象征着作者坚守的品格和难忘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