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述怀六首 其四

浪当江湖走四方,汉江漂泊复潇湘。
瑶阶曾记邀宸赏,小草也能压群芳。
史馆驰名愧下里,玉堂巨眼列门墙。
如烟往事空虚甚,明月清风无短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七十岁老人的回忆录,用平实的语言道尽一生起伏。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1. 江湖闯荡的青春 前两句像老电影回放,我们看到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浪当"(潇洒不羁)地走南闯北,汉江、潇湘(湖南)都留下足迹。这种自由奔放的少年形象,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

2. 职场沉浮的中年 中间四句藏着两个职场故事: - "瑶阶邀宸赏"用比喻说自己曾受皇帝赏识(像被邀请到玉阶前),像不起眼的"小草"却胜过名花,这是人生高光时刻。 - 但紧接着坦白在史馆(国家档案馆)工作只是虚名,真正成就是培养出"玉堂巨眼"(杰出学生),这种坦诚让人感受到老者的谦逊。

3. 通透豁达的晚年 最后两句最妙,老人把一生荣辱比作"如烟往事",连用"明月""清风"两个永恒意象,说这些自然之物从不会计较得失长短——暗示自己活明白了,世间成败就像看月亮吹凉风一样寻常。

全诗就像老人坐在藤椅上摇着蒲扇讲故事,没有华丽辞藻,但把"年轻时的闯劲、中年时的矛盾、老年时的释然"三层人生状态写得鲜活立体。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后的平和:辉煌过也平凡过,最终与清风明月做伴,这种人生智慧比任何说教都有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