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 其六

人为天地心,体焉天地同。
病于有我私,不能相流通。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人本是天地间最有灵性的存在,本应与自然和谐共生,但自私的念头让我们与万物产生了隔阂。

前两句"人为天地心,体焉天地同"用比喻说明:人类就像天地的心脏(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本质上和天地是一体的。就像心脏为全身供血,人类在自然中也承担着重要角色。

后两句"病于有我私,不能相流通"指出问题所在:自私就像一种病,让人总想着"我"的利益,结果切断了与万物的联系。就像血管堵塞会影响供血,人的私心也会破坏与自然的和谐。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心脏比喻通俗易懂,让人立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2. 把自私比作疾病,强调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会危害整体的病症 3. 短短20字就讲透了环保哲学: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对现代人的启示:当我们过度追求个人利益、破坏环境时,其实是在伤害自己的生存根基。要像保持心血管健康一样,维护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