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州道中 其一

晨登雉衡墟,回望鲁阳阪。
冈峦郁绵亘,径术蟠奥衍。
西通鸦路关,南控龙泉堰。
形势古所争,崭岩名绝险。
云何当季山,来往属夷坦。
群盗聚如毛,戈鋋此中满。
败则归巢窟,出则事焚燹。
岂无具官臣,养寇信颜觍。
伤哉闾阎众,喂肉投虎贙。
念此怀悲凄,长风动林巘。
丹忱怅难宣,芳岁倏将晚。
借非宏济才,兹患畴以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裕州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古今形势,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

1. 自然与历史的交织 诗的开头写清晨登上雉衡墟,回望鲁阳阪,看到山峦连绵、道路蜿蜒。这里曾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地势险要("鸦路关""龙泉堰"),但如今却变得平坦,暗示历史的变迁。

2. 社会动荡的现实 诗中提到"群盗聚如毛",盗贼横行,官府却养寇自重("岂无具官臣,养寇信颜觍"),导致百姓如同"喂肉投虎贙",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作者用直白的语言批判了官员的无能和社会的黑暗。

3. 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感到悲愤("伤哉闾阎众"),但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借风抒怀("长风动林巘")。最后他感叹时光流逝("芳岁倏将晚"),希望有能人("宏济才")来平定祸乱,拯救百姓。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写景与叙事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