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用泰见别

双井词源疏派远,诸孙文采邈难攀。
芝兰晴日庭阶外,花柳春风杖屦间。
白发往来愁客路,青山归去掩柴关。
却怪溪流离恨满,寒声永夜响潺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黄用泰分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漂泊的感慨,还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两句用比喻手法夸赞黄用泰的文学造诣。"双井词源"比喻黄家世代文采斐然,就像两口水井源源不断涌出清水;"芝兰""花柳"则形容黄用泰的才华如芝兰般高雅,如花柳般绚烂,在阳光下、春风中格外耀眼。

中间四句转入现实感慨。"白发往来"写诗人自己漂泊在外的愁苦,头发都白了还在为生计奔波;"青山归去"则表达了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希望能关上柴门,远离尘嚣。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最后两句最妙,诗人不说自己舍不得分别,反而"责怪"溪流不懂事,整夜哗哗流淌,仿佛在替自己诉说离愁。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把无形的离愁写得生动可感,溪水的"寒声"更衬托出夜晚的孤寂凄凉。

全诗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生境遇的对比,表达了文人雅士对知音的珍视、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很容易引起现代人对友情、对人生选择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