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关于友情和劝慰的诗,写给一位名叫张蒿的朋友。当时张蒿从词馆改任松溪县,但却因病请求退休。诗的作者用诗歌来安慰和鼓励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
1. 出宰松溪县:张蒿被派到松溪县做官。
2. 行踰报政期:他努力履行职责,但可能由于某些原因,他的健康状况开始出现问题。
3. 神清知善病:这里说他虽然精神清爽,但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佳。也就是说,他意识到自己身体状态不好,可能无法继续正常工作。
4. 药贱苦无医:“药贱”表示普通药物就可以治疗,但“苦无医”说明尽管有药,却没有合适的医生来治疗,这可能暗示他在松溪县的医疗条件不佳。
5. 难得音书便:在古代的通信条件下,远方的朋友之间很难及时互通音信。这里表达了作者很惊讶能在这个时刻收到张蒿的信,因为这在平时是很难得的。
6. 翻成邂逅奇:这里的“邂逅”意味着意外相遇,“奇”表示惊喜。作者可能觉得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和张蒿通信是一种意外的惊喜。
7. 引年犹未及:这里的“引年”是指请求退休的年龄。作者可能在说,张蒿还没到必须退休的时候,希望他不要放弃,继续坚持。
8. 莫负圣明时:最后的诗句表达了对张蒿的鼓励和期待,希望他不辜负这个美好的时代,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整首诗充满了对朋友的关心和鼓励,同时也表达了对时代和人生的积极态度。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珍惜当下,努力前行。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