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恤六首答蔡生廷兰 其六

天灾降有由,由民心所致。休咎徵洪范,贞祥详礼记。

降吉与降凶,其理明且易。疠疫及干戈,灾眚无二义。

侧闻濒海民,见海舶失事。拯物不拯人,乘危抢夺肆。

呼号瞑不援,转因以为利。上干天心和,降罚垂昭示。

中岂无善良,罚遂及孥稚。从井或救人,嫂溺尚拯臂。

尔民痛改悔,天心亦欣喜。适或再遇之,慎勿萌故智。

救人在所急,量财酬高谊。苍苍有明威,可一不可二。

斯言共记取,切莫视儿戏。既感覆帱恩,思享升平瑞。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灾害和人类行为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于天灾人祸与人心善恶之间的思考。

首先,作者认为天灾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与人们的民心有关。这里的“天灾”可以理解为自然灾害,如洪水、瘟疫等。作者认为这些灾难的发生,实际上是由人们内心的恶行所导致的。这里用“休咎”和“贞祥”来比喻天灾和吉祥,意味着好的或坏的结果都与人的行为有关。

诗中提到,自然灾害的发生是有原因的,就像《尚书·洪范》中记载的那样,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知吉凶。这里的“洪范”是古代一部关于自然规律和道德教化的经典。

接着,诗中提到了“疠疫及干戈”,这里“疠疫”指的是瘟疫,“干戈”则是指战争,两者都是灾难的象征。作者认为,不论是瘟疫还是战争,都是对人类的惩罚,没有两样。

诗的后半部分讲述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海边的人们看到一艘船失事,人们只顾抢夺财物,而不去救助落水的人。这种行为不仅没有人道,反而加剧了灾难。作者认为,这种恶行触犯了天意,所以上天会降下惩罚。

然而,诗中也有对善良行为的肯定。作者提到,即使是在灾难中,有些人也会去救别人,就像《礼记》中记载的那样,即使自己的嫂子掉入井中,也会去救她。这表明,人性中有善良的一面。

最后,作者呼吁人们要悔改自己的恶行,天意是仁慈的,只要人们改过自新,天意也会给予喜悦。同时,作者警告人们,如果再次遇到类似的灾难,一定要谨慎行事,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总之,这首诗通过讲述灾害和人心善恶的故事,告诫人们要修身养性,多做善事,避免灾祸,以期望生活和平幸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