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参藩陈邻崧公觐贺

崧台一片月,清光万古悬。
流辉湛端水,闪铄金龙鞭。
公在端州作良牧,此月随公照林麓。
复从全岭荫甘棠,天际蟾光色更煌。
山河大地流俱满,金粟随风转吐香。
万古璃琉波荡漾,千门宝玉遥相向。
鉴物真堪数发毫,烛林便可消烟瘴。
即今剑履去朝天,明月团团引马前。
金宫银阙看从入,乐奏钧天似可传。
此时崧台月犹灿,清辉不改留公玩。
愿将月露泻金茎,洒向东南沾欲遍。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月亮为线索,歌颂了一位名叫陈邻崧的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品德。

开头用"崧台一片月"起兴,把月亮比作永恒的清光,暗示主人公的清廉正直。接着写月光照耀端州(主人公治理的地方),就像主人公在这里勤政爱民一样。当主人公调任全岭后,月光变得更明亮,象征他的政绩更加辉煌。

中间部分用山河大地、金粟飘香等意象,描绘主人公治理下的繁荣景象。月光能照清细微毛发、驱散瘴气,比喻主人公明察秋毫、为民除害的能力。

最后写主人公进京朝见天子,明月为他引路,预示他将得到重用。虽然主人公离开了,但崧台的月光依然明亮,象征他的美德长存。结尾希望他的恩泽能像月光雨露一样,惠及东南各地百姓。

全诗通过月光这一意象,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物品德相结合,既赞美了主人公的政绩,又表达了百姓对他的爱戴和祝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赠别颂德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