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于奉天门赐坐焚香供茶午就赐斋问以宗门

蓬莱云气湿袈裟,奏对天门日未斜。
膳部别分香积饭,龙团亲赐上方茶。
谩论魔佛生同劫,最喜华夷共一家。
山野自惭无补报,散花琪树读《楞伽》。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皇帝(或高级统治者)在奉天门赐坐焚香、供茶、赐斋的情境,并表达了作者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和心情。以下是我的分析:

1. “蓬莱云气湿袈裟”:蓬莱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境,云气指的是仙人的氛围。袈裟是僧人的服装。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皇帝在与高僧交流时,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周围弥漫着仙气。
2. “奏对天门日未斜”:奏对指的是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天门是皇宫的门户。这句话描述的是在高高的天门之下,即使太阳尚未西下,君臣之间的对话仍在进行。
3. “膳部别分香积饭,龙团亲赐上方茶”:膳部指的是宫中管理膳食的部门。香积饭是佛教用语,通常指僧人的饭食。上方茶则指珍贵的茶叶。这两句诗描述的是皇帝亲自赐给臣子珍贵的饭菜和茶叶,显示了皇帝的恩典和尊贵。
4. “谩论魔佛生同劫”:魔佛指的是佛教中的魔鬼和佛。生同劫指的是生死与共,共同面对劫难。这句话表达的是,不论面对何种困难或挑战,君臣之间都团结一心,共同面对。
5. “最喜华夷共一家”:华夷指的是汉族和其他民族。这句话表达的是皇帝最高兴的是各民族和谐共处,如同一家人。
6. “山野自惭无补报”:山野指的是诗人自己,作为一个地位较低的人。无补报则表达诗人觉得自己无法对皇帝的恩典做出足够的回报。
7. “散花琪树读《楞伽》”:散花琪树是美丽的景象。《楞伽》是佛教经典。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诗人在美丽的环境中阅读佛教经典,以此修行自己,希望能更好地回报皇帝的恩典。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皇帝的高贵与恩典,以及诗人对皇帝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通过描述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各民族的一体,展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团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