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生长在稽山的梅花,它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独特,几乎没有其他花能与之媲美。稀疏的枝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暗香浮动,让人在深夜梦醒时分,恍惚间看到梅花如玉般的枝条低垂,几乎要压到墙头。
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抓住了梅花的神韵:孤傲、清雅、幽香。他用"世少双"强调梅花的独一无二,"月中疏影"和"暗中香"则巧妙运用视觉和嗅觉的对比,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后两句通过"梦回"的朦胧感,将现实与梦境交织,突出了梅花带给人的超然感受。最后"琼枝低压墙"的意象,既写实又富有诗意,让整首诗在静谧中透出生机。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梅花的传神刻画,自然流露出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以及超脱尘世的情怀。
释绍嵩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