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杨柳曲尘姿,斜压渔家短短篱。
日暖游丝飞絮落,和风得路合偏吹(李彭、崔鲁、李彭、秦韬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的闲适画面,通过几个生动的细节传递出自然的柔美与生机。

前两句写景:江边的杨柳垂下嫩黄如细曲的枝条("曲尘"指淡黄色),轻轻斜压在渔家低矮的篱笆上。这里用"压"字特别巧妙,既写出柳条的重量感,又暗示春风中枝条的柔软摆动,仿佛在和篱笆嬉戏。

后两句动态更明显:阳光变暖时,柳絮像游丝般轻盈飘飞,最终缓缓落下;而春风找到空隙就钻进来,调皮地改变方向吹拂。诗人用"得路"形容风,仿佛春风是个会找路的小精灵,"合偏吹"则写出风的顽皮任性。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柳条、飞絮、春风这些春日元素的细腻观察,自然流露出诗人对春天活泼生机的喜爱。四句分别出自四位诗人,却能浑然一体,共同构建出这幅动静相宜的春景图,展现出古代诗人对自然敏锐的感知力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释绍嵩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