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罗汉寺的深山古寺,充满了神秘而灵动的自然气息。
开篇用"石龙"形容山崖的险峻形态,仿佛一条巨龙盘踞,而寺庙就坐落在这巨龙怀抱之中。"大士"指观音菩萨,点明了寺庙的佛教属性。这里用龙护观音的意象,暗示寺庙受天地灵气庇护。
中间两联生动刻画了寺中景象:茶树开花时会出现奇异景象(可能指佛光等宗教异象),香客们布施的财物堆满香案。僧人用潮湿的山枝生火做饭,佛龛前的油灯将佛像影子投在墙上,显得虚幻空灵。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气息,又透露出超脱尘世的禅意。
结尾写诗人被奇绝的山景挽留——寺前排列着造型奇特的山峰像屏风般展开,让人舍不得马上离开。这个结尾巧妙地把自然景观和宗教场所融为一体,暗示佛法与自然同样令人敬畏神往。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拉远景展现寺庙环境,再推近景特写寺内生活,最后又拉开展现周围山势。通过动静结合(石龙静态与香火动态)、虚实相生(实在的灶火与虚幻的灯影),营造出一个既真实又充满禅意的佛教圣地。
戴栩
嘉定元年( 1208 )进士,累官太学博士,秘书郎、衡州知府,终官湖南安抚司参议官。学于叶适,得其旨要,文章法度,能守师传;诗与“永嘉四灵”相近。著有《五经说》、《诸子辩论》、《东瓯郡要略》(又名《东都要略》)、《浣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