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诗人与爱人分别的感伤心情。
首句“月皎惊乌栖不定”,诗人看到皎洁的月光下,乌鸦因月光太亮而无法栖息,这反映了诗人心境的不平静。接着,“更漏将残,轣辘,牵金井”,更漏声将停,金井边的轣辘声不断,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哀伤的氛围。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泠”,诗人被唤醒,眼中充满泪水,泪水落在枕上,与红棉一起显得冷清。这里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心生悲凉。
“执手霜风吹鬓影”,诗人与爱人紧紧相握,寒风吹过,吹散了他们的鬓发,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诗人离别时心情复杂,言语中充满了悲伤。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诗人站在楼上,望着横斜的北斗星,感受到露水的寒意,人已远去,只有鸡叫声相应。这里再次强调了诗人离别时的孤独和凄凉。
整首诗以深秋夜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月光、乌鸦、金井、霜风、露水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因离别而生的悲凉之情。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