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叫"青奴"的女子形象,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她的孤寂与美丽。
前两句写青奴的静态美:她始终待在闺房里("不下房栊"),肌肤如雪般晶莹剔透("肌骨玲珑雪未中")。"雪未中"是种含蓄表达,意思是"连雪花都比不上她的洁白"。
后两句转向动态场景:八月的美梦中("华胥"指梦境),有人不请自来("人自到"),但现实却是她独自面对尘封的墙壁,在西风中孤眠。"可怜"二字透露出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
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将女子如玉的肌肤与尘壁相对,将美好的梦境与凄凉的现实相对。通过"青奴"这个充满侍妾意味的名字,暗示了她可能是个被冷落的佳人。西风、尘壁等意象共同营造出美人迟暮的哀愁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遗忘的惋惜之情。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