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酒谢芳石先生祖母获旌门喜 其六

桃溪门枕路非遥,装点春山雪正消。别圃风多知柳态,寒岩霜后见松条。

谁教侍婢同心胆,天遣遗孙立圣朝。善积从来终获报,仰看飞诏下层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来临、冰雪消融的乡村图景,同时歌颂了善良终得回报的主题。

前四句写景:桃溪边的家门离大路不远,春雪正在山上融化。远处的园子里,风吹柳枝摇曳;寒冷的山岩上,霜后的松树更显挺拔。这些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初春时节,又以柳的柔美和松的坚韧形成对比,暗示了人物的品格。

后四句转为抒情:诗人感叹是谁让家中的侍女们如此忠心,又说是上天让老人的后代能在盛世为官。最后点明主旨:积德行善终会得到好报,就像现在朝廷的嘉奖诏书从天而降。这里的"飞诏"指朝廷表彰的文书,说明老人因善行受到官方表彰。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事的相互映衬,传递了"善有善报"的传统价值观。语言清新自然,写景生动,说理不显生硬,在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肯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