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赠吴郎韶仙 十二阕 其七 并序
捉搦歌,垂手舞。
行乐未须误。
冰宇蟾奁,幸只过三五。
生愁后夜栏杆,乱蛩落叶,剩一角、凄烟凉露。
待幽诉。
一十二扇灯屏,千山万山阻。
株老红犀,心怯倩谁护。
碧桃倚向东风,还嫌命薄,又曾识、霜花苔苦。
行乐未须误。
冰宇蟾奁,幸只过三五。
生愁后夜栏杆,乱蛩落叶,剩一角、凄烟凉露。
待幽诉。
一十二扇灯屏,千山万山阻。
株老红犀,心怯倩谁护。
碧桃倚向东风,还嫌命薄,又曾识、霜花苔苦。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热闹欢快的场景中,突然感到孤独和忧愁的复杂心情。
上片开头描写了热闹的歌舞场面("捉搦歌,垂手舞"),但作者提醒自己不要沉迷享乐("行乐未须误")。接着笔锋一转,写到了月亮和夜色("冰宇蟾奁"指月亮),暗示欢乐时光短暂。后几句用"乱蛩落叶"、"凄烟凉露"等意象,营造出凄凉孤独的氛围。
下片写作者想找人倾诉心事("待幽诉"),但被重重山水阻隔("千山万山阻")。"株老红犀"可能比喻自己像老树一样孤独无依。最后用"碧桃"(象征美好事物)在东风中依然觉得命运坎坷,暗示即使身处顺境也难掩内心的苦涩。
全词最大的特点是情绪的反差:从开头的欢快,到中间的凄凉,再到结尾的无奈。作者用细腻的景物描写(月亮、落叶、灯屏、老树等)来烘托内心的孤独感,展现了人在热闹中反而更觉寂寞的复杂心理。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