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

南徐开府未旬时,一扫烦苛布惠慈。
孺子竟孤县榻望,伯牙空有绝弦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名叫丰郎中的官员,情感真挚动人。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前两句讲政绩。说这位官员刚到南徐(今镇江)上任不到十天,就迅速扫除当地繁琐苛刻的政策,广施仁政。"一扫烦苛"用得很形象,像大扫除一样干脆利落,展现他雷厉风行的作风。

第二,后两句写遗憾。用两个典故表达惋惜:百姓像期待贵客的孺子(孩童)一样盼着他,他却突然离世;作者自己就像失去知音的伯牙(古代琴师),因为再没人能听懂他的琴声了。"县榻"指放下坐榻迎接贵客,暗示百姓对他的期待落空。

第三,整体手法巧妙。短短四句既有具体政绩描写,又用孩童盼贵客、琴师失知音这样生动的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这是位受爱戴的好官,他的离世让百姓和同僚都深感痛惜。诗中"孤"和"空"字尤其传神,突显出人去楼空的怅惘。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