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学圃斋前有郁李一株因见乐天集中有惜郁李花诗即次其韵
浓缛爱花繁,低小怜枝弱。
闲阶石砌边,移近梅花萼。
缘条雪皑皑,含烟春漠漠。
剪裁罗绮轻,点染胭脂薄。
山园久岑寂,流光任销铄。
正是艳阳时,东风又开落。
闲阶石砌边,移近梅花萼。
缘条雪皑皑,含烟春漠漠。
剪裁罗绮轻,点染胭脂薄。
山园久岑寂,流光任销铄。
正是艳阳时,东风又开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自家花园里种的一株郁李花,通过细腻的观察表达了对短暂春光的怜惜之情。
前四句写种花的原因:诗人喜欢花朵繁茂的样子(浓缛爱花繁),又心疼细弱的花枝(低小怜枝弱),于是把这株花移到石头台阶旁(闲阶石砌边),让它和梅花作伴(移近梅花萼)。这里用"怜"字透露出诗人对弱小生命的温柔。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花开景象:枝条上花朵像白雪堆积(缘条雪皑皑),朦胧春雾中花朵若隐若现(含烟春漠漠)。花瓣轻薄如丝绸裁剪(剪裁罗绮轻),花色淡雅像轻轻涂抹的胭脂(点染胭脂薄)。这些比喻把静态的花写出了动态的美感。
最后四句抒发感慨:花园长期冷清(山园久岑寂),时光无情流逝(流光任销铄)。明明正是阳光灿烂的好时节(正是艳阳时),可春风一吹花朵就开始凋零(东风又开落)。结尾"又"字特别打动人心,暗示这种美丽与凋零年年重复,带着淡淡的无奈。
全诗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春日花开图",通过细腻观察写出花朵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在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悄悄流露了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惆怅。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伤心",而是用"雪皑皑""胭脂薄"这些美丽的意象,让读者自己感受那份怜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