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正传五台怀古韵 其三 朝阳台
楚王昔日游台上,前望巫峰近相向。
青枫锦石丛古祠,暮雨朝云依叠嶂。
蔓花古木多春寒,翠帏仙佩非人间。
神功治水佐禹迹,至今石刻巍如山。
词臣错写高唐赋,刚道朝云梦中遇。
千尺黄湍洗不清,水声犹望台前怒。
青枫锦石丛古祠,暮雨朝云依叠嶂。
蔓花古木多春寒,翠帏仙佩非人间。
神功治水佐禹迹,至今石刻巍如山。
词臣错写高唐赋,刚道朝云梦中遇。
千尺黄湍洗不清,水声犹望台前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楚王游览朝阳台的场景,借古抒怀,充满神话色彩和历史沧桑感。
前四句写实景:楚王当年游览高台,眼前就是巫山十二峰。古老的祠堂掩映在枫树和怪石之间,朝云暮雨环绕着层层山峦。这里用"青枫锦石""暮雨朝云"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幽深神秘的山水画卷。
中间四句转入神话传说:藤蔓野花和古树带来春寒,神仙的翠帐玉佩仿佛不是人间景象。提到大禹治水的神迹,至今山上的石刻依然巍峨耸立。这里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融合,增添神秘感。
最后四句暗含讽喻:说当年文人错写了《高唐赋》,硬说楚王在梦中遇见巫山神女。如今台前的江水奔腾怒吼,仿佛要洗刷这个误会。这里用"千尺黄湍"的意象,暗指历史真相终将水落石出。
全诗特色在于: 1. 时空交错,将历史、神话与现实交融 2. 善用对比,古祠与叠嶂、神话与真实形成张力 3. 结尾暗含深意,借水声怒吼表达对历史误读的不满 4. 语言生动,"蔓花古木""翠帏仙佩"等描写极具画面感
诗人通过怀古,既展现了朝阳台的神秘美景,又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真实性的思考,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