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本仲聘君分韵得良字

国家全盛时,幅员万里长。
委币到空谷,靡才不周行。
岂其贵自珍,而病匿弗彰。
南渡今百年,蜀远天一方。
彝典仅岁贡,几人与庭扬。
况复多沮挠,谁不甘摧藏。
戎轩起耆哲,礼罗极精详。
颖脱者家父,玉质而金相。
邂逅志念同,恻怛根本伤。
拔尤首推毂,有诏催严装。
吾党一吐气,汇征类破荒。
慨昔升璧水,沥血吁紫皇。
百壬眩缩颈,斯文弥耿光。
伦魁合骞飞,吏选何回翔。
孰知五色丝,未尽一皂囊。
杀气昏宇宙,洚流渺津梁。
何以却外侮,盍先正皇纲。
翕合贤德聚,更须股肱良。
寿脉庶可续,客邪不难防。
癙思耿宵寤,倾耳鸣朝阳。
名节勉自立,官职那得忙。
大难我同榜,诸老竞剡章。
渠岂州县材,籍甚英俊场。
相期上连璧,少待同飞航。
我自分敛退,为君喜激昂。
流目大江满,执手薰风凉。
岂无佩缤纷,奋起相颉颃。
世味竟落寞,暇日聊相羊。
友谊古所重,心知远难忘。
岁晚有良约,岷山瑶草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克庄为朋友本仲(字聘君)出使蜀地时写的送别之作。全诗通过对比国家兴衰、人才际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歌开篇回忆北宋全盛时期("国家全盛时"),那时朝廷广纳贤才,连隐士("空谷")都会收到聘书。但南渡(指宋室南迁)百年后,蜀地偏远,人才难以得到重用。诗人用"几人与庭扬"(几人能上朝堂)表达对现状的不满。

接着称赞友人本仲是杰出人才("颖脱者家父"),像美玉黄金般珍贵。朝廷终于发现他的才能,下诏让他出使。诗人用"吾党一吐气"表达替友人扬眉吐气的喜悦,就像长期被埋没的人才终于破土而出。

诗中穿插着对时局的忧虑:"杀气昏宇宙"指外敌威胁,"洚流渺津梁"比喻时局动荡。诗人认为要抵御外侮,必须先整顿朝纲("正皇纲"),聚集贤才。这里体现了南宋文人典型的忧国情怀。

最后转入送别主题:诗人与友人执手话别("执手薰风凉"),相约将来重聚("岁晚有良约"),在岷山采撷仙草。用"瑶草芳"这个美好意象,既表达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也暗含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全诗特色:
1. 善用对比:国家盛衰对比、人才际遇对比
2. 比喻生动:把人才比作"美玉黄金",把时局比作"昏宇宙"
3. 情感真挚:既有为国担忧的沉重,又有为友高兴的轻快
4. 结构完整:从国家大势到个人送别,层层递进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幅南宋知识分子的精神画卷,展现了他们在国家危难时既想有所作为,又难免感到无力的复杂心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