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驾高君解绶归众皆叹惜竞为诗以送之予亦继作

听鹤亭前酒一卮,柳条花萼共依依。也知物色皆天予,但觉风光与愿违。

羁绁可能长客路,云山从此谢尘衣。漻然冰玉脂膏地,犹喜吾人有是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朋友辞官归隐时,众人依依不舍的场景。诗人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赏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前两句描绘送别场景:在听鹤亭前,大家举杯饮酒,柳条和花朵也显得依依不舍。这里用"柳条花萼共依依"的拟人手法,连花草都在挽留这位朋友。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感慨:虽然明白世间万物都是上天赐予的(暗指官职也是暂时的),但眼前的美景却与自己的心愿相违背(指朋友要离开)。诗人反问:难道我们就要一直被困在仕途这条客路上吗?现在朋友终于能脱下官服,回归云山自然了。

最后两句高度评价朋友:在这浑浊的官场("冰玉脂膏地"比喻看似光鲜实则油腻的官场),最让人欣慰的是我们这些人还能明辨是非。这是对朋友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高度赞扬。

全诗通过送别场景带出对官场的反思,赞美了友人洁身自好的品格。语言清新自然,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最后落脚在对正直品格的肯定上,层次丰富而感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