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清泉精舍
献岁乘休暇,选胜访名园。
城春紫烟蔼,门静绿阴繁。
逶迤鹤径窈,睍睆莺枝喧。
五柳荫芳沼,列岫围孤轩。
碧泉澄玉甃,丹洞隐玄猿。
鸾情极冲想,凤翮当高骞。
文光绚户牖,淑气浮兰荪。
伫立檐日转,遥见江云翻。
瞥尔翔寥廊,超然尘俗蠲(明嘉靖《广东通志》卷一六)。
城春紫烟蔼,门静绿阴繁。
逶迤鹤径窈,睍睆莺枝喧。
五柳荫芳沼,列岫围孤轩。
碧泉澄玉甃,丹洞隐玄猿。
鸾情极冲想,凤翮当高骞。
文光绚户牖,淑气浮兰荪。
伫立檐日转,遥见江云翻。
瞥尔翔寥廊,超然尘俗蠲(明嘉靖《广东通志》卷一六)。
现代解析
这首《广州清泉精舍》描绘了春日探访园林的闲适之乐,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追求超脱的精神世界。
开篇四句像一幅动态的春游图:趁着新年假期,诗人寻访幽静的园林。广州城春意正浓,紫烟缭绕(可能是远山雾气或花树朦胧),绿树掩映的园门显得格外清幽。这里用"紫烟""绿阴"的色彩对比,立刻让人感受到春日园林的鲜活气息。
接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带我们游园:曲折的鹤径(铺着鹤纹石板的小路)通向幽深处,黄莺在枝头欢鸣。五棵柳树(可能暗用陶渊明"五柳先生"典故)倒映池塘,远处的山峦环抱着这座孤雅的小轩。这些描写既有视觉(柳荫、山色)、听觉(莺啼),又通过"孤轩"的意象暗示主人高洁的品格。
最精彩的是对清泉的刻画:碧绿的泉水在石砌池中如玉石般澄澈,假山石洞间仿佛藏着神秘的猿猴("玄猿"可能是石头的形状像猿猴)。这里虚实相生,把静态的园林写出了神话般的仙气。
后六句转入抒情:诗人想象自己如鸾凤展翅高飞("高骞"),在文采光华("文光"指书籍或文化气息)与兰草芬芳中,感受时光流逝("檐日转"指太阳移动)。最后望着江云变幻,突然生出超脱尘世的感悟——就像大鹏鸟翱翔天际,瞬间忘却了世俗烦恼。
全诗妙在"游园"与"悟道"的自然结合:从具体的一草一木(柳树、山石),到抽象的哲学思考(超然物外),通过细腻的感官体验层层递进。诗人没有直接说理,而是让我们跟着他的眼睛看紫烟绿柳,耳朵听莺啼泉响,最后水到渠成地体会到那种"放下烦恼"的豁达。这种写法既让人感受到明代园林之美,也展现了传统文人"寄情山水"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