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府一首

人间此何世,悠悠天知否。
虎豹据其上,豺狼居中守。
狐鼠亦跳梁,夥矣此群丑。
吮血复磨牙,万姓如刍狗。
小民何哀哀,所望仅升斗。
视其水火中,孰忍掩面走。
我有菩萨肠,恨乏金刚手。
我无倚天剑,惟以笔代口。
文字或无功,良知不敢负。
人心岂尽死,存之以观后。
此意何区区,识者为吾友。
乙酉癸未间,鄂东某某某。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动物比喻,描绘了一个黑暗的社会现实:虎豹(高层权贵)盘踞上位,豺狼(中层官吏)把持要职,狐鼠(底层恶霸)上蹿下跳,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压迫图景。百姓像草扎的狗一样被随意践踏,连最基本的温饱(升斗粮食)都难以保障。

诗人用"菩萨肠"形容自己的悲悯之心,用"金刚手"暗指改变现实的力量,坦承自己虽有同情却无力改变现状。但他选择用笔代替刀剑,即使文字可能无法立刻见效,也要坚守良知发声。最后用"人心岂尽死"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只要还有人保持清醒,黑暗终将过去。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有三点:一是用动物群像生动展现社会各阶层的腐败;二是知识分子在无力感中依然坚持发声的勇气;三是黑暗中依然相信人性的微光。这种对现实的尖锐批判和对良知的坚守,在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