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故乡(北平) 其九 鸳鸯煞(一九五三年在台湾作)
常记得故乡当日风光好,怎甘心故乡人向他乡老?
思量起往事如潮,念故人阻隔着万水千山。
望天涯空嗟叹信乖音渺,说什么南浦畔春波碧草。
但记得离别日泪痕多,须信我还乡时归去早。
思量起往事如潮,念故人阻隔着万水千山。
望天涯空嗟叹信乖音渺,说什么南浦畔春波碧草。
但记得离别日泪痕多,须信我还乡时归去早。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一位身在台湾的游子对故乡北平(今北京)的深情回忆和思念。他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漂泊异乡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恋。
开篇"常记得故乡当日风光好"直接点明主题——记忆中的家乡总是美好的。这种美好如此深刻,以至于诗人不甘心"故乡人向他乡老",表达了对终老他乡的抗拒。这种情感很能引起共鸣,谁愿意在异乡度过余生呢?
中间部分用"思量起往事如潮"形容回忆汹涌而来,像潮水一样无法阻挡。"念故人阻隔着万水千山"则具体写出了思念的对象——家乡的亲友,以及横亘在彼此之间的地理距离。"望天涯空嗟叹信乖音渺"更是道出了音讯全无的无奈和惆怅。
最后几句特别动人。诗人否定了"南浦畔春波碧草"这样美好的送别场景,只记得离别时的泪水,并坚定地表示"须信我还乡时归去早"。这里的"须信"二字很有力量,既是自我安慰,也是对未来的期许,透露出一定要早日回乡的决心。
整首诗词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今昔对比、空间阻隔、离别与归乡的对照,把游子思乡的复杂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坚定的归乡信念,让读者感受到无论相隔多远,对家乡的牵挂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