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溪南吴本忠小景

竹里柴门傍水开,了无人迹破苍苔。延陵有客溪南住,时挈春醪问字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隐居生活图景,核心在于表现隐士的清雅志趣和真挚友情。

前两句"竹里柴门傍水开,了无人迹破苍苔"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居所:竹林深处,柴门临水而开,长满青苔的小径几乎看不到人走过的痕迹。这里用"破苍苔"这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主人远离世俗的清幽生活。

后两句"延陵有客溪南住,时挈春醪问字来"笔锋一转,写在这清静之地也有知交来访。朋友带着新酿的春酒前来,表面说是请教文字学问,实则暗含文人雅士以文会友、把酒言欢的闲适之乐。"问字"这个典故用得巧妙,既符合文人身份,又透露出主客之间淡泊名利、醉心学问的共同志趣。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淡而有味"的生活情趣:独居却不孤寂,清贫却充满雅致。诗人用柴门、苍苔、春醪这些朴素意象,构建出一个令人向往的精神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中国传统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智慧,以及"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深厚情谊。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