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后十九首(并引) 其十七
孟冬风已厉,揽衣有馀叹。
独宿知夜长,远客知天寒。
河汉直双阙,皎若素与纨。
黄鹄从西南,孤飞正漫漫。
一鸣缓中带,再鸣沾玉颜。
游子不可听,令君中道还。
所以生别离,慷慨亮为难。
独宿知夜长,远客知天寒。
河汉直双阙,皎若素与纨。
黄鹄从西南,孤飞正漫漫。
一鸣缓中带,再鸣沾玉颜。
游子不可听,令君中道还。
所以生别离,慷慨亮为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寒冬长夜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语言朴素却情感深沉。
开头四句用"孟冬风已厉"点出严冬的寒冷,游子深夜独处,裹紧衣服叹息,感受到长夜漫漫和刺骨寒意。"河汉直双阙"四句转而写景,银河像白色绸缎横贯夜空,一只黄鹄从西南孤独飞来,营造出空寂清冷的氛围。
"一鸣缓中带"以下六句是全诗情感高潮。黄鹄的鸣叫先是舒缓,继而令人泪湿衣襟。诗人说游子不能听这种声音,因为它会让人半途折返家乡。最后两句点明主题:正因为明白离别之苦,才知道保持慷慨坚强是多么困难。
全诗通过冬夜、孤鸟等意象,把游子思乡的脆弱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强忍思念的矛盾心理——既想回家,又不得不继续远行的挣扎,这种真实的人性刻画让诗歌具有穿越时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