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脩来吏部寄孔庙碑十二种

生近圣人居,未得拜祠墓。
颇闻鲁诸生,讲礼以时聚。
故宅闻金丝,犹传壁书处。
汉祖祠太牢,过鲁暧馀慕。
六经出秦火,诸儒明训故。
历代递相嬗,碑版屹森布。
龟龙或齾缺,蛟螭无错互。
颜生陋巷裔,学古鄙章句。
馀事攻六书,韦蔡竞先骛。
金薤远见投,聊持伴鱼素。
论世慨桓灵,末造纷党锢(元嘉永寿建宁三碑)。
尤爱梁鹄书,笔势飒轩翥。
贡墨与匮𥿄,椎拓亦殆庶。
明窗秋日晴,水沉午方炷。
彷佛阙里游,低佪不能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住在孔子故乡附近却未能亲自祭拜的读书人,收到朋友寄来的孔庙碑文拓片后写下的感慨。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六句)写遗憾与向往。诗人住在圣人故乡却没能去孔庙祭拜,只能听说当地学子定期举行礼仪活动。通过"金丝""壁书"这些典故,让人联想到孔子讲学的文化气息。

第二部分(中间十四句)重点描写碑文。用"龟龙""蛟螭"形容碑刻上精美的纹饰,即使有残缺也掩不住庄严。诗人自谦是颜回(孔子弟子)的后人,表示自己不爱死读经书,更喜欢研究文字书法。朋友寄来的碑文拓片("金薤"指珍贵文书)成了他最好的精神食粮。

第三部分(后八句)抒发赏碑感受。诗人特别欣赏汉代梁鹄的书法笔势,觉得拓片质量上乘。在秋日窗前点香赏碑时,仿佛亲临孔庙游览,久久不愿离开。最后提到的"桓灵""党锢"暗示这些碑文诞生于东汉动荡年代,更显文化传承的可贵。

全诗魅力在于将文物鉴赏、历史追忆和文人雅趣完美融合。通过一叠碑文拓片,诗人完成了对圣贤的精神朝圣,展现了传统文化对读书人的深远影响。诗中"仿佛阙里游"的描写,生动体现了文物带给人的穿越时空之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