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治新开小轩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韵赋之

渊明识琴心,徽弦总不具。
兴发时抚弄,悠然得真趣。
杳然太古音,充满一切处。
吾今琴亦亡,至乐随所寓。
调此方寸微,物物尽和豫。
一奏万化熙,再奏九功叙。
大声越宫商,俗耳恐难喻。
单父不下堂,阳春被黎庶。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诗的题目是《仁寿县治新开小轩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韵赋之》,作者是想要借琴声的乐趣来描绘一种心境。接下来,我逐句进行解释:

1. “渊明识琴心,徽弦总不具。”
这句提到陶渊明懂得琴心,但他并不常弹奏,徽弦(琴上的装饰物)也不常具备。可以理解为虽然陶渊明懂得琴的乐趣,但他可能更注重内心的修养,而不是表面的技艺。

2. “兴发时抚弄,悠然得真趣。”
当诗人心情兴起时,他会弹奏琴,这种自然、随性的弹奏让他真正领略到琴的乐趣。这里的“悠然”表示一种自在、不受拘束的状态。

3. “杳然太古音,充满一切处。”
琴声仿佛远古的声音,深远而古老,这种美妙的音乐充满了每一个角落。这里用“太古音”形容琴声,给人一种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

4. “吾今琴亦亡,至乐随所寓。”
我现在虽然没有了琴,但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物品,而在于心境。无论有没有琴,快乐都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这里强调的是心灵的快乐,而不是依赖于物质。

5. “调此方寸微,物物尽和豫。”
诗人通过调节内心的情感,使周围的事物都显得和谐愉快。这里的“方寸微”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小空间,暗示了内心的调整和修为。

6. “一奏万化熙,再奏九功叙。”
第一次弹奏,万物都显得生机勃勃;再次弹奏,各种美好的事物都得到了展现和叙述。这里用“万化熙”和“九功叙”来形容琴艺的魅力和效果。

7. “大声越宫商,俗耳恐难喻。”
琴声有时响亮高亢,超越了宫商(音乐的五音)的界限。这种美妙的音乐,普通人可能难以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和魅力。这里暗示了真正的高雅艺术有时不能为大众所理解和欣赏。

8. “单父不下堂,阳春被黎庶。”
最后的句子用了一个典故,“单父不下堂”指的是孔子有弟子名叫单父,他善于弹琴,琴声能够感动人。这里暗示诗人如果弹奏琴,就像单父一样,不用走下厅堂,琴声就能像春天的温暖一样传递给百姓。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传播正能量的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强调了音乐(特别是琴声)带给人的心灵愉悦和境界的提升。诗人通过对琴的描述和对音乐的感悟,表达了自己对内心修养和艺术境界的追求。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