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伸符编修使山右
凉风到庭户,客子方宵征。
宵征亦何为,日夕计王程。
斜阳见驺驭,高柳迟危旌。
遥遥发鸠水,天际方回潆。
井陉百战地,残垒鸣飞鼪。
关路转崎岖,野潦犹纵横。
一日七十渡,石齿何丁丁。
大卤古仕国,人文亦峥嵘。
君才本清真,为帝张八纮。
重赖献纳力,辟门招豪英。
酒醴与笙簧,所乐皆国桢。
嗟我邀末契,华实无可呈。
幸藉少淹留,不与璠玙争。
有如明镜前,山精先遁形。
知人受上赏,聊慰十年情。
宵征亦何为,日夕计王程。
斜阳见驺驭,高柳迟危旌。
遥遥发鸠水,天际方回潆。
井陉百战地,残垒鸣飞鼪。
关路转崎岖,野潦犹纵横。
一日七十渡,石齿何丁丁。
大卤古仕国,人文亦峥嵘。
君才本清真,为帝张八纮。
重赖献纳力,辟门招豪英。
酒醴与笙簧,所乐皆国桢。
嗟我邀末契,华实无可呈。
幸藉少淹留,不与璠玙争。
有如明镜前,山精先遁形。
知人受上赏,聊慰十年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送别一位叫赵伸符的官员去山西出差的故事。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出发场景(前8句):
用"凉风吹到院子里"开头,营造出秋天送别的氛围。说这位官员大晚上还要赶路(宵征),是为了抓紧时间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务(王程)。夕阳下看到他的车马仪仗,柳树下飘扬的旗帜,描绘出一幅官员出行的画面。
2. 路途艰辛(中间8句):
用"发鸠水""井陉"这些山西地名,说路上会经过曾经打仗的古战场(残垒鸣飞鼪),道路崎岖泥泞(关路转崎岖),一天要过七十次河,踩着硌脚的石头(石齿丁丁)。这些都在说出差路途不容易。
3. 夸赞友人(接着8句):
说山西虽然偏远(大卤古仕国),但也是出人才的地方。夸这位赵编修才华出众(君才本清真),是帮皇帝选拔人才的得力助手(为帝张八纮),平时的工作就是推荐贤能之士(辟门招豪英)。
4. 自我调侃(最后8句):
诗人谦虚地说自己没什么才华(华实无可呈),就像在镜子前现原形的妖怪(山精先遁形)。最后开玩笑说:你能慧眼识人(知人)受到奖赏,也算安慰我这十年交情了。
整体看点:
- 用"凉风""斜阳"等景物烘托离别情绪
- "一日七十渡"这种夸张说法生动表现路途艰难
- 对朋友的赞美很真诚,又不显得拍马屁
- 结尾的自嘲让严肃的送别诗多了点幽默感
这种诗在古代叫"赠别诗",既表达了关心,又展示了文采,还维系了人际关系,算是一举多得。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