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历史上的复杂情境,通过描述政治和战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深刻忧虑和无奈。
首句“奸雄乃得志”,指的是那些心术不正、手段恶劣的人获得了权力和地位。这里的“奸雄”指的是那些不择手段、利用阴谋诡计上位的人。
“遂使群心摇”,意味着这种情形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不安和人心浮动。人们原本团结一致,但因为一些不良势力的操控,人心开始摇摆不定,不再对现有的秩序感到坚定与信赖。
接下来,“赤风荡中原,烈火无遗巢”,形象地描述了政治动荡与社会混乱的情景。这里,“赤风”仿佛象征着愤怒与不安,正席卷着整个中原大地,破坏一切。而“烈火无遗巢”则是描述战火连天,毁灭了一切,没有留下任何藏身之处。
“一人计不用,万里空萧条”,进一步强调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便有智谋和策略的人也没有被采纳和重视,导致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前途一片迷茫,境况萧条,一片荒凉。
整首诗通过对政治斗争和战争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深切忧虑和对扭转局面的渴望。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