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简单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中的“尽教佛性自瞒顸,终日如愚已自谩”,意思是说,人们常常假装自己很有佛性,但实际上每天都在自欺欺人,像傻子一样。这里的“佛性”指的是人的本性中的善良和清净,而“自瞒顸”和“如愚已自谩”则表示人们在表面上装得好像很有修养,但实际上并不真诚。
接着,“不是较渠三十里,平生穿凿不相干”这句话,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自己和他人修行态度的批评。这里的“较渠”指的是比较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而“三十里”则是一种夸张的表达,表示差距非常大。诗人认为,即使与别人相比差距再大,自己平生的修行和努力与真正的佛性还是没有关系,也就是说,修行不是靠表面功夫,而是要真正地理解和实践佛法的精髓。
总的来说,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不是装样子或者与他人比较,而是要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努力地去理解和实践佛法。诗人通过这首诗,既是对自己修行的反思,也是对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虚假修行态度的批判。这首诗的精髓在于提醒我们,要真实地对待自己的修行,不要只做表面文章。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