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

我闻一切佛,令人灭缘起。
缘起尚须灭,岂有结缘理。
今朝四月八,俗传浴佛礼。
云是净饭宫,悉达生所始。
种种除垢香,煎成五色水。
佛生本无垢,何用频浇洗。
累累篱边豆,引蔓忘忧喜。
燃萁鼎烹之,谓结缘须此。
豆悟人则痴,有似儿女子。
此礼出释家,其师应怪鄙。
伏腊随俗尚,亦复听尔尔。
饱吃豆百颗,更赋诗满纸。
问柱佛生无,灯笼答唯唯。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拆解了民间佛教习俗中的矛盾之处,展现了作者独立思考的精神。

全诗围绕"结缘"这个佛教概念展开。开头四句就抛出核心矛盾:佛家讲究"灭缘起"(摆脱因果联系),那为什么还要"结缘"(建立缘分)呢?这种自相矛盾就像一边让人戒烟一边递烟。

中间部分用"浴佛节"习俗举例:人们用香汤给佛像洗澡,但佛本来就是清净的,何必多此一举?又把煮豆子比作结缘仪式,说这就像小孩子过家家般幼稚。这些描写像用手机拍下迷信现场,配上"就这?"的弹幕。

最后六句最有趣。作者表面随大流参加活动,吃豆子写诗,但偷偷问柱子"佛真的出生了吗",灯笼影子晃着仿佛在说"你懂的"。这种"表面配合,内心吐槽"的态度,像极了当代年轻人边转发锦鲤边翻白眼的样子。

全诗妙在把深奥的佛理辩论,转化成生活化的场景吐槽。用煮豆子、洗澡水这些日常事物,解构庄严的宗教仪式,就像用表情包讨论哲学,既通俗又深刻。最后那个"问柱子"的桥段,更是把质疑精神藏在玩笑里,让人会心一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