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吹气如兰有赠
之子如兰质,天然胜麝芬。一丝清气吐,四座妙香闻。
舌有生花本,心原得蕙薰。转喉先馥郁,粲齿便氤氲。
呵罢疑成露,吹来欲化云。人宜湘水住,风自谢庭分。
莫认秋英佩,非关午篆焚。馀芳还竟体,沾惹到同群。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气质如兰的女子形象。全诗围绕"吹气如兰"这个核心意象展开,通过多重比喻展现女子的高雅魅力。
开篇直接点明女子像兰花一样纯净,比麝香还要芬芳。接着用"清气吐""妙香闻"等生动描写,让读者仿佛能闻到她的气息。诗中"舌有生花本"等句,巧妙地把说话比作吐露花香,把心灵比作被蕙草熏染过,形象地表现了女子由内而外散发的优雅。
中间部分用"转喉先馥郁""呵罢疑成露"等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女子的呼吸、言语都诗化成自然界的芬芳元素。后段提到湘水、谢庭等典故,暗示女子像古代才女一样超凡脱俗。最后强调她的芬芳不仅属于自己,还能感染周围的人。
全诗最妙的是把看不见的气质,通过具体的嗅觉体验来表现,让"高雅"这个抽象概念变得可感可知。诗人用露珠、云雾等自然意象作比,既清新又含蓄,成功塑造了一个不施粉黛却芬芳四溢的天然美人形象。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