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共十六首 其五

石洞出云根,触肤云自至。
壁垒虽怒飞,只作等閒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核心是表现大自然中云与石的互动关系,传递出一种超脱自在的境界。

前两句"石洞出云根,触肤云自至"用拟人手法写云:石洞像是云的出生地,而飘动的云气轻轻触碰人的肌肤,仿佛有生命般主动亲近。这里把静止的岩石和流动的云写得充满灵性。

后两句"壁垒虽怒飞,只作等閒事"更有意思:高耸的岩壁看似威严("壁垒"),翻滚的云浪似乎要发怒奔腾("怒飞"),但这一切在诗人眼中都只是寻常景象("等閒事")。这种举重若轻的描写,透露出诗人面对壮阔自然时从容淡定的心态。

全诗最妙的是把自然景物人格化,云会"自至",石头会"怒飞",但最终都归于平常。这其实是在说:再惊人的自然奇观,在懂得欣赏的人眼里,都是可以平常心对待的风景。诗人通过云石的互动,传递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不为外物所扰的生活智慧。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