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竹枝》就像一幅会说话的江南水乡画。前两句是实景:杨柳嫩绿垂到平静的江面,忽然听见情郎在江上唱歌的声音。这里用"闻郎"二字特别巧妙,不用"见郎"而用"闻郎",说明姑娘可能正害羞地躲在柳树后,只敢用耳朵捕捉情郎的动静。
后两句是神来之笔:东边太阳高照,西边却在下雨,这种江南常见的天气现象,被姑娘用来比喻爱情中的忐忑心情。"道是无晴却有晴"是双关语,"晴"既指天气,又谐音"情"。表面说天气阴晴不定,实际是说情郎的态度让人捉摸不透——看似无情却又有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把初恋少女那种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微妙心理,用最生活化的比喻说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就像用日常景物编织的情书,不用一个"爱"字,却把初恋的甜蜜与纠结都装进了这二十八个字里。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