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骤雨过后,诗人隔岸眺望荔枝林的动人景象。全诗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荔枝的鲜美诱人。
开篇"骤雨来青嶂,千枝蘸碧波"就像电影开场:一场急雨刚掠过青山,千万枝荔枝沾着雨水,倒映在碧绿的水波中。这里用"蘸"字特别传神,仿佛荔枝枝丫在主动蘸取碧波的颜色。
接着"却惊流火驶,已觉洗红多"写雨后的惊喜:雨势如流动的火焰般迅猛,却把荔枝洗得更加红艳。这里把急雨比作"流火",既写雨势之急,又暗合荔枝红如火的特点。
"沆瀣盘为玉,流苏帐作罗"用两个绝妙的比喻:雨后的水汽像玉盘般晶莹剔透,荔枝林像挂着流苏的罗帐般华美。把自然景物比作精美器物,顿时让画面高贵起来。
结尾"薄言将采采,临眺意如何"是诗人的感叹:虽然只是远远看着,但已经能想象采摘时的喜悦,不知你们看着这美景是什么感受?用问句收尾,让读者也身临其境。
全诗最妙的是把一场普通的雨后荔枝林,写得如诗如画。通过"流火""玉盘""罗帐"等比喻,把自然景物升华为艺术品。最后邀请读者共赏,更显亲切。读完仿佛也闻到了荔枝的清香,看到了那红艳欲滴的果实。
曹学佺
(1573—1646)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