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自嗟中岁在,不与暮春宜。
非复欢娱地,其如老大时。
百年归览镜,万事入支颐。
此意无人会,陶情一赋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暮春》表达了一个中年人面对暮春时节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联“自嗟中岁在,不与暮春宜”直接点明主题:人到中年,面对暮春时节,感到格格不入。暮春本是万物繁盛的季节,但诗人却觉得自己与这样的美景不相称,暗示了中年人对青春逝去的伤感。

颔联“非复欢娱地,其如老大时”进一步深化这种感受:这里已不再是让人快乐的地方,人到中年,面对这样的景色,反而更添愁绪。诗人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中年与暮春之间的矛盾。

颈联“百年归览镜,万事入支颐”通过具体动作描写内心活动:看着镜中逐渐老去的容颜,用手托着下巴沉思人生百态。这两个动作生动展现了中年人对衰老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

尾联“此意无人会,陶情一赋诗”道出了孤独感:这种复杂心境无人能懂,只好通过写诗来抒发情感。诗人最终选择用诗歌来排解愁绪,体现了文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

全诗以暮春为背景,通过中年人的视角,展现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普遍主题。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将中年人面对衰老时的微妙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既无奈又试图自我排解的真实情感。这种对生命阶段的细腻观察和真实表达,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