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笛

梦破寒犹重,更长客正愁。
何人吹短笛,今夜在南楼。
脉脉难为听,凄凄未肯收。
含情双掩耳,悲激泪先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长夜中,漂泊在外的游子被笛声触动愁绪的场景。

开篇"梦破寒犹重"直接点明环境——寒冷的深夜,诗人从梦中惊醒。"更长客正愁"说明这是一个特别漫长的夜晚,而身为异乡客的诗人本就满怀愁绪。

突然出现的笛声成为全诗转折点。"何人吹短笛"带着疑惑,这不知从何处传来的笛声,在寂静的南楼显得格外清晰。"脉脉难为听"形容笛声含情脉脉,让人不忍卒听;"凄凄未肯收"则写笛声凄凉缠绵,久久不散。

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含情双掩耳"这个动作特别传神——不是不想听,而是听得太动情,不得不捂住耳朵。但已经来不及了,"悲激泪先流"说明笛声早已触动心弦,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全诗妙在通过"听笛"这件小事,把游子思乡的愁绪写得层层递进:从深夜独醒,到偶然闻笛,再到情难自禁。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想家,但通过"掩耳""流泪"这些细节,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刻骨的乡愁。寒冷的夜、悠长的笛、孤独的人,共同构成了一幅令人心碎的思乡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