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这首诗是描述作者站在渭南县楼上所看到的景象和感受。渭南县楼应该是一个很高的地方,可以俯瞰整个县城。
首先,诗的前两句“近甸名偏著,登城景又宽”,描述了诗人身处的地方很出名,登高远眺可以看到更宽广的景色。这里的“近甸”可以理解为附近的地方,“景又宽”则是说这里视野开阔,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接着,“半空分太华,极目是长安”,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往远处眺望,可以看到太华山和长安城。太华山是中国的一座名山,“极目”则是眺望远方,长安则是古代中国的首都,这两句诗给人一种辽阔、壮观的感觉。
然后,“雪助河流涨,人耕烧色残”,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眼前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可能是冬天刚下过雪,河水因为雪水的加入而涨了起来。同时,人们开始耕种,烧荒的颜色还未完全消退。这两句描绘了自然与人文活动的交融,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闲来时甚少,欲下重凭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受。虽然景色很美,但诗人并没有太多闲情逸致去欣赏,想要离开却又依依不舍,再次靠在栏杆上。这里的“重凭栏”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站在渭南县楼上所看到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