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台
伊昔李少卿,筑台望汉月。
月落泪纵横,悽然肠断裂。
当时不受⑴死,心怀归汉阙。
岂谓壮士身,中道有摧折。
我行到寰州,悠然见突兀。
下马登斯台,台荒草如雪。
妖氛霭冥濛,六合何恍惚。
伤彼古豪雄,清泪泫不歇。
吟君五言诗,朔风共呜咽。
月落泪纵横,悽然肠断裂。
当时不受⑴死,心怀归汉阙。
岂谓壮士身,中道有摧折。
我行到寰州,悠然见突兀。
下马登斯台,台荒草如雪。
妖氛霭冥濛,六合何恍惚。
伤彼古豪雄,清泪泫不歇。
吟君五言诗,朔风共呜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来到李陵台遗址时的感慨。李陵是汉代名将,投降匈奴后思念故国,筑台望月寄托乡愁。
全诗分三部分: 1. 先回忆李陵当年在异乡望月思乡的痛苦(前八句)。用"月落泪纵横"这样生动的画面,表现他内心撕裂般的痛苦,明明想回汉朝却中途变节的矛盾。
2. 接着写眼前所见(中间六句)。用"台荒草如雪"的荒凉景象,衬托历史的沧桑感。"妖氛霭冥濛"暗示时局混乱,就像李陵当年面临的困境。
3. 最后抒发共鸣(后四句)。作者读着前人描写此地的诗句,与李陵隔空对话,连北风都在呜咽,把古今情感交融在一起。
诗的魅力在于: - 用"望月""荒台"等具体景物承载厚重历史 - 不评判对错,专注描写人物内心的挣扎 - 把个人感慨升华为人类共通的乡愁 - 语言朴素但画面感强,如"草如雪""风呜咽"的比喻
本质上是在说:英雄也会陷入两难处境,这种人性困境跨越时空都会引发共鸣。